自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以来,团荥经县委坚持汇聚多方力量,以“重思想、搭平台、建载体、创品牌”为着力点,实施“四个计划”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向末梢延伸,不断激发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活力。
实施“思想铸魂计划”
以坚定信念引领青春航向
思想教育更有深度。以“学习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组建“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宣讲团”等青年宣讲队伍18支,开展“青春心向党 奋进新征程”专题宣讲活动100余场,持续深化“青年大学习”等主题团课70余期,把党的主张、党的关怀传递到青少年身边。主题活动更有广度。结合“五四”“六一”“十·一三”等重要节点,常态化开展“新时代青年说”主题演讲、“红领巾讲解员”大赛、少先队辅导员大赛、集中入团(队)仪式等品牌活动,参与青少年1万余人次。典型引领更有力度。积极推报31个集体、104名个人获得市级以上“青年五四奖章”“两红两优”“红领巾奖章”“青年文明号”等先进荣誉,若水蓝天法治教育基地、牛背山镇建政村红色美丽村庄现场教学基地获评雅安市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进一步强化青少年价值观塑造。
实施“青有所为计划”
以服务大局彰显青春作为
搭建青年发展舞台。开展法治进校园、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红领巾小提案等活动200余场,引导广大青少年有序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充分运用团县委“两微一抖”新媒体矩阵,广泛发布宣传先进个人、先进事迹等信息700余篇,浏览量达50万余人次。聚焦青年所需,组织开展“我心‘彝’你”“浪漫荥经”等服务青年主题活动90余场。搭建青年志愿展台。选派47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基层一线,推动“志愿四川”注册志愿者达5859人,常态化实施“爱在旅途”“爱在社区”“靓在乡村”“净滩行动”等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开展赛会服务、抢险救灾、生态环保、文明城市创建等志愿服务600余次,引领团员青年在重大任务中冲锋在前。搭建青年创业平台。大力实施“荥经县新农人培养计划”,联合县乡村振兴局组织开展新农人集中脱产培训30人,促进更多“新农人”转变为“兴农人”。持续实施“青创计划”“蜀青振兴贷”等青年创业扶持项目,为创业青年争取无息贷款180余万,荥经青年创业项目“立足茶文化 运用茶科技 赋能茶产业”获2023年“创青春”川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四川赛区)银奖。
实施“青圆微梦计划”
以关爱温度展现青春厚度
青年阵地触角不断延伸。加快“彩虹驿站”项目建设,依托“童伴之家”等团属阵地,开展“防灾减灾”“新春圆梦”“中秋送暖”关爱活动100余场,覆盖困难儿童、留守儿童900余人次。青年实践载体日益丰富。与上海电力大学等高校建立“校地合作”机制,引导100余名高校大学生参加“逐梦扬帆计划”“返家乡”等实践项目,通过“统选兼用”优选38名优秀在校大学生兼任乡镇(街道)、村(社区)团组织副书记,助力乡村振兴。青少年关爱体系不断健全。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实施“康宁助学”“诚至诚助学”等爱心助学项目,争取资金20余万元救助困难青少年600余人。开展“预防校园欺凌”等活动30余次,教育引导青少年1.1万余人次,青少年获得感、安全感显著提升。
实施“青春星火计划”
以改革创新激发青春活力
![]()
“三色教育”品牌更加擦亮。以红色思想引领、绿色实践体验、蓝色生命教育为载体,打造“红色+绿色+蓝色”相融相促的少先队“三色教育”品牌,常态化推进“三色教育”130余场,吸引2万余人次少先队员参与,助力少先队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团的基层组织更加规范。扎实做好已建团(队)组织规范化建设,新建非公企业、城市小区等团组织8个和村(社区)少工委61个,率先成立全市首个县级青年联合会,切实增强基层团组织影响力。团的队伍建设更加有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团,加快推进荥经县职业高级中学全省中职学校学生会改革试点,聘请少先队辅导员210余名,新发展团员270名,专兼职团干部突破600名,团组织队伍更加壮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