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专栏 >> 正文
 
重建新路的雅安实践 ——写在“4·20”芦山强烈地震三周年之际(上)
http://www.yagqt.org.cn 更新时间:16-04-21 12:08:38  点击:
 
    

     4月,万物葱茏,阳光朗照着绿水青山,希望升腾在新的家园。

  芦山县清仁乡大同村,五颜六色的花朵簇拥着新居。望着上千亩的猕猴桃和有机蔬菜基地,村党支部书记袁超笑得合不拢嘴——村民们的荷包越来越鼓了!

  微笑,是最动人的表情。看着“重建”树上结出的果实,越来越多的“袁超”对未来信心满满。

  地震已过去3年。  三年,我们缅怀!我们铺陈生命的勇敢温暖,将感动内化于心,在灾难中挺立,在希望中奋进。  三年,我们前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指导和科学决策下,省委、省政府靠前指挥、全力推动,雅安在重建新路上认真实践。

  历史将铭记今天。从青衣江畔到蒙顶山上,从中心城镇到偏远村寨,“户户安居有业、民生保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文明进步、同步奔康致富”的规划愿景,正在雅安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现实。


  “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重建新路指明方向——  “芦山震中建幸福家园,龙门田野绘感恩新篇”,横批——“共产党好!”在“微田园”风光的掩映下,芦山县龙门乡白伙新村村民白世强家门口那副对联愈发鲜艳。  共产党好!一句话,四个字,凝结了成千上万雅安人民的心声。  人们忘不了,就在“4·20”芦山强烈地震启动恢复重建的关键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重要决策:探索出一条中央统筹指导、地方作为主体、灾区群众广泛参与的恢复重建的新路子。  历史使命在肩,国家政策、资金向灾区汇聚,四川积极作为,锐意探索。  省委、省政府切实履行“四川负总责、地方为主体”的责任,加强对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统一指挥,出台11个恢复重建专项规划,确定7个兄弟市援建雅安6个县(区),构建起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指挥体系……  雅安,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一以贯之地把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落实到重建实践中,全面践行重建新路子。  1月14日,成都。省“4·20”芦山地震灾后重建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召开。在重建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会议听取了雅安市和省重建委7个工作组汇报,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  4天后,1月18日,雅安市召开重建委会议,传达学习省委主要领导来雅检查指导灾后恢复重建重要指示和省重建委第七次全体会议精神,研究我市贯彻落实意见。

  从省到市县(区)再到具体项目,层层落实,一张上下贯通、无缝衔接的“网格”,密织在雅安灾后恢复重建的各个环节、方方面面。


  地方负责制,使四川成为灾后恢复重建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作为组成部分,雅安重建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如何,无异于一场大考——  重建目标繁重而艰巨:2160个灾后恢复重建总规项目,700余亿元的估算总投资,三年时间基本完成。  如何建立起高效有力的运转体系,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是赢得这场大考的关键。  面对雅安震后百废待兴的困难局面和繁重复杂的重建任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雅安迄今最全面最系统的民生工程和必须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以重建“中心”牵引、推动各方工作。  雅安成立了灾后恢复重建委员会,建立重建项目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及17个工作推进小组,形成市、县、乡三级网格化责任管理推进体系,组织千名干部深入重建一线。  为提高工作效率,雅安恢复重建中实施了规划设计总负责、建设施工总承包、项目建设总管理、规划建设总督导、组织领导总指挥的“五总”工作机制,告别了项目建设“一哄上马、忙乱无序”;重建项目审批有了“绿色通道”,让项目审批做到了“不过夜”;  为破解资金难题,恢复重建中采取了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的有效做法,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  为放大援建效应,雅安建立“输血”与“造血”结合的援建帮扶长效机制,省内对口援建正在向对口合作进一步深化;  为稳固坚守底线,雅安坚守质量、安全、稳定、廉洁、厉行节约和舆论引导的“六位一体”工作底线,从六个方面构筑起重建工作的“防火墙”。  这样的实践还有很多很多……

  千难万难,攻坚才能破难。一项项有力的举措,铺展开雅安最美的风景。


  “户户安居有业、民生保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文明进步、同步奔康致富”,《规划》愿景正在雅安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动现实——  灾后恢复重建不仅是原地起立,更是追赶起跳,在白纸上画最美好的蓝图,在废墟上建最美好的家园,实现高起点建设、高水平发展。  春天是放飞梦想的季节。灾后恢复重建,让更多人的梦想有了坚实的基础。  震后10个月,625户政府兜底特困户入住新居;  震后12个月,248374户城乡居民住房维修加固全面完成、4482户建房困难户乔迁新居;  震后20个月,80771户农房重建全面完成并陆续入住;  震后32个月,33696套城房重建全面完工,同步完成16919户棚户房改造;  截至2016年3月底,全市纳入总规的2160个项目(不含国外优惠贷款项目)累计完工2049个、完工率94.9%,累计完成投资677.6亿元、投资完成率95%。  重建成绩单的背后,是我市坚持把民生优先、科学重建贯穿灾后重建全过程,把“规划愿景”作为目标孜孜不倦地推进。  4月8日,在雨城区草坝镇,中国恒天集团雅安汽车生产基地白灰相间的几栋大型厂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除锈、焊接……厂房内,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冲压车间、焊接车间内生产设备安装有条不紊。  工业是内生动力的基石。针对灾区承载能力,雅安发展“飞地经济”,把芦天宝飞地园区作为支持芦山、天全、宝兴等灾区县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坚持优势产业向飞地园区聚集,利益分成向“飞出地”倾斜。  汉源县清溪镇同心村新村聚居点,一栋栋重建农房美观漂亮,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通村到户,一条蜿蜒的小河穿村而过。  “在新村聚居点建设时,我们着力通过治理一条河沟、建设一个新村、带活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百姓。”同心村党支部书记王定刚说,如今的同心村有2000亩甜樱桃、花椒等产业,年产值400多万元,不少村民在重建后发展起了采摘园、农家乐。  这里是三条“百公里百万亩”生态产业文化旅游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之一。  雅茶、雅竹、雅果、雅药、雅鱼等是地震灾区的特色产业。我市看准这些特色产业,规划建设三大经济走廊,既着眼于生态修复,也有利于农民致富。  “奔小康不能仅仅靠发展工业。我们既需要‘飞地工业园’,也需要‘面子好看、里子舒适、守住乡愁、经营未来’的生态农业。”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  三年的时光里,奔腾不息的青衣江,已把灾难与苦痛沉淀在历史河床的深处,也把勇于克难、自强奋进的涛声激荡在岁月的长空。

  从地震的创伤中复苏,在中央的统筹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雅安灾区正趟出一条新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重建之路。

(来源:北纬网)